第二十一章宗教的意義

內在劇

    內在的領會永遠都存在於「全我」之內,而每一個人的內心裡也都有對什麽是「存在」 ,以及所有的「存在」 ,其意義究竟何在這些問題的真正瞭解。人對多重空間性的存在所具的知識,非但是你們現在意識活動的基礎,還同時能使得你們每一個人都在內心中體會到自己的人間生涯,原來所依賴的是一個事物皆能得以成真的更廣大空間。這個空間雖然無法在三度空間的系統中顯現,但是存在於這個空間的知識卻能由「存在」的最深處向外滿溢、向外投射點石成金似的將所有接觸到這份知識的任何東西皆予以改觀。    

這些滿溢出來的知識感染了物質世界的某些要素,使得受到這種感染的東西平添了無限的光輝與強度遠遠淩駕於未受感染的東西之上。接觸到這份知識的東西會因這種接觸而全然改觀,若以你們的話來說,就是變得比原來的更偉大。這份內在的知識會一直不停的在物質的範圍中,為自己謀求一席之地,也就是說它會一直不停的向外尋求自我具體化的詮釋及自我顯現。

因為每個人都具有這種內在知識,所以這份知識也就會在各種程度上,向人間世證明自己的存在。    

外在的世界是內在世界的反影,縱然這個反影並不怎麽完美。內在的知識可以比做是一個人在逆旅壯游時身上所帶的一本故國山河指南。每個人生來都有一種熱望,希望自己能眼見這些真理真正的實現,在自己的面前雖然他所生活的現實環境與他所企盼的真理間分明有著極大的距離。    

每個人都在繼續進行著一場「內在的戲」 ,那是一齣「心靈劇」 ,到最後這齣劇終究會由內向外強烈的放射出來放到「歷史」的範疇中。同樣的,那些絢爛的宗教事件其誕生也是緣起於內在的宗教劇。劇的本身說起來,其實是一種心靈的現象,這麽說的理由是因為每一個以物質為依歸的自我,在感覺上都會覺得自己好像是個被丟到世上來的人孤零零的處於一個陌生而令人不解的環境裡,既不知道自己的來源,也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何在,甚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存在。這就是「自我」 所面臨的矛盾,這種矛盾在「自我」這個觀念剛開始形成的初期,尤其明顯一方面由於本性使然,它要向外搜尋並且在物質世界支配它的環境,另一方面它又感覺到在自己裡面有一些自己所無法控制的部分,而自己又與那個內在的自我有一種莫名所以、卻又極為深切的關聯。在這同時它還知道這個內我擁有一些自己賴以「存在」的知識。    

在你們所接觸到的事件中,你們經常的可以發現有些人會好像受到靈光照耀一樣顯示出超凡入聖的能力。比如說在歷史上人才輩出的光明盛世裡所出現的那些先知、天才、聖明君主等等這些人所顯示出的是超乎人力或人性範圍之外的部分。這些時代與其他一般的歷史時代比起來簡直有天壤之別,其光明的程度簡直可以用「不自然」來形容。    

其實「這些人」都是由大家選出來的目的是要代表大家將每一個人本來都知道的內在真理顯示出來。他們所做的事情在意義上有許多不同的層次,其中之一是這些人由他們的選民那裡獲取了超乎世俗的能力與力量,並將這種能力與力量保留、並展現在人間以使所有的人都可以看得到。他們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個令人鼓舞的內在部分,這個「內我」若不是有肉體,一層「外衣」的話,根本就不可能降到世界中而有所活動。然而這份能量卻如假包換的是來自內我的投射。    

這種神秘的投射是一個不斷在進行中的活動。因而當一個偉大的宗教開始日漸式微、而它的物質效應也一路往下降的時候,這個「內在劇」便會再重新加速活動,活動的結果使得人類心底中最大的渴望又會從頭再向人間投射進入世間的歷史中。這一類戲的劇碼可能齣齣不同,但是它們毫無例外的全都是先成於內、而後形於外    

所形成的這些戲劇其目的在於給當時的這個世界一種深遠的影響,所以在戲裡面便同時摻雜著各種象徵以及能讓當時的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件。這些要求都能被很巧妙的完成,因為每一個人的「內我」都完全明白什麽樣的事會讓「自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完全知道那一類的人能將這份內在的訊息人格化的表現出來。所以當有這種人出現於歷史中時,他便被大家直覺的辨認出來,因為鋪路的工作早已完成,而且在多半的情形下,各種預告有偉人降生的預言也早都已經在人間了。    

這些受到挑選的人並不是毫無來由、突然蹦出來的也不是隨便抓公差的結果。他們是自願肩負這份使命而為這個角色負責的人。從他們一出生開始他們就或多或少的知道自己這份使命然後或許再經過幾度「觸機」的啟發而喚起了他們全部的記憶。    

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很明顯的就是「神」的人類代表。既然每一個人都是「神」的一部分,所以或多或少你們每一個人都在飾演著同樣的角色。但是在這種宗教劇中主要的主角比他人更懂得他的內在知識,更知道自己的能力,也更能運用這些知識與能力,同時還更熟知他與所有生命之間的關係並為這份關係而衷心欣喜。    

人在表面上所具有的各種觀念諸如「正與邪」、「神與魔」、「得救與受詛咒」 等等其實全都只不過是一些更深一層的「宗教價值」或「宇宙價值」的象徵而已。這些「價值」都是無法直接被轉譯到人間來的東西。因而以上這些「觀念」就變成了我前面所提及的宗教劇的主要主題,而劇中的主角也可以一再的回到臺上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以在任何一個宗教劇中的演員可能早就在你們過去的歷史中出現過,而今天在扮演「先知」這個角色的演員從前扮演的極可能是個反派角色。    

但是這些「心靈角色」並非虛有其表,而是真有其人,事實上與其說他們活在以他們自己本身為中心的世界裡,不如說他們的世界除了他們自己的中心以外,還大量夾雜了世間眾生所投射的思想與感受。畢竟這一場場的戲為的還是眾生。    

由一方面來說你們可以說「人是在與他自己所創造出來的神明認同」 因為畢竟人並不瞭解他自己發明與創造的能力有這麽偉大。所以如果你們能將這個說法改成 「人與神明其實是互相創造、互相成就對方的」那麽你們就往真理更接近了一步,但是在這種說法裡,你們在定義方面要特別小心定義中要說明清楚「人」與 「神明」究竟有什麽地方不同 「神明」所具有的特性其實就是人本來所有的所不同的,只是這些特性被加以放大並被以一種強大的活動力表現出來而已。人認為「神明」是永生不死的,其實人也是一樣,只是人已經忘記了這個事實而只記得為他們的「神明」賦予這一個特性。    

只有當「內我」在休息的時候,亦即是當人在靜心冥想的時候才能偶爾的抓到一些這種無法具體表現出來的「內在世界」的光影。這種內在境界的價值、其所帶來的「悟境」、以及其真正的含意完全要看當事者自己本身境界的「高下」而有不同的說法。

第三位基督降世

    歷史上出現過的耶穌完全知道自己是誰,同時「他」也知道自己只是構成自己那個「本體」的三個「人」中的一個而已。在很大的一個程度上他可以運用另二個 「自己」的種種記憶。    我曾多次提到過的「三位一體」中的第三個在你們的「時空」中尚未出現。可是他的存在卻已被預言到了那就是所謂的「二度降臨」的那一位見馬太福音第二十四節。    

事實是基督並不會像預言所說的一樣在世界末日的時候再來。他的再來並不是為了「最後的審判」獎賞好人,並將作惡的人打入無間地獄。他的再來,為的是從頭開始一個新的宗教劇。這個新劇仍會繼承一些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 到他再來的時候,人間所有的宗教都已經到了一個「末世」的情況而他的來臨非但不是予以重新整合,而是將這些宗教的組織來一個徹底的破壞。他所帶來的訊息將會是「個人與『神』或是『原始無名』間的真正關係」。他會明明白白的告訴大家 「如何與自己真正的本體產生密切關聯的法門」。他也會讓大家都知道所謂的「本體」在某種程度來說其實就是「人」與「神」或「原始無名」之間的媒介。所有以上所說的這些事情在西元二零七五年前後全都會完成。    

這個第三位的基督會被大家認做是一個極有心靈力量的人,因為他將會教導人類如何去使用他們的種種內在感官也只有這些內在感官才能使人充滿真正的「聖靈」。到時候人對「轉世」的記憶會提升至意識的層面,而殺人放火者與犧牲者、刀俎與魚肉間的角色也會將心比心的互換。經由這些能力的發展,人會衷心的認識到「所有的生命都是神聖的」這個事實,並為之而感到欣慰。    

歷史上有三個人,他們的生活及生命被人們混雜在一起而合成了你們歷史上所稱的基督……這三個人來自同一個本體,在同一時代生存於人間,雖然生日並不是同一天。……這個本體的身分之一是約翰施洗者,另外兩個的其中之一便是大部分有關基督的傳說中的那位耶穌。……那一個在歷史上的第三位人物早已在你們的世間誕生過,他也是基督這個本體的一部分,當時他是一個激進分子。……這個人在歷史上叫保羅或掃羅。……導致了他將再一度的降臨人世以演好那第三位的角色時間在你們的未來。    

在下一個世紀中,人類的內在本性會由於這些發展而掙脫了原先捆綁著它們的重重束縛,一個嶄新的紀元會真實的來臨,在此請注意我並不是說在地球上會出現一個人間天堂,而是說會出現一個在精神上更健全,遠較現在更為公正的世界。在其中的人會遠比今天的人更明白自己與地球的關係,也更知道在時間這個範疇之中自己所擁有的自由。

宗教劇

    就宗教的本身而論,每一個宗教都是內在世界的外在表現,物質生命的意義全在於那個最基本的精神生命。若不是有精神生命,存在物質生命的意義根本就毫無意義。以最實際的話來形容,那就是「宗教」應該包含人類在尋求真理的過程中所有的追求。在精神上沒有任何活動或特性是可以被孤立而不包括在內的。形於外的宗教劇只有在忠實的反映了內在的本性、以及在反映了個人的精神體會時才有其價值與重要性,也只有當一個人在感覺得到他的宗教確實能為他表達出這種內在的體會時,他才會覺得那個宗教有其實在的意義。    

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教派能夠表達出一個人在內心中所有的體會,也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教派有辦法能對它的信徒的內在體驗加以限制或縮減,也許在表面上看來這件事好像可以辦得到。    在世間所演出之宗教劇確有表達某部分內在世界的效果,它們的作用就像是備忘錄一樣在浮面上提醒了那些不相信「人與內我可以直接溝通」的人這些人將宗教中具有象意味的東西當成實有,所以在他們發現真況並非如此時他們會有一種「受騙了」的感覺。基督在當時用了一個「父與子」的方式來形容「內我與肉身」間的關係其原因在於這是當時的人所共同使用的形容方法。沒有任何一個新宗教的來臨會叫任何一個人大吃一驚,因為那場宗教戲早就在每個人的內心中演過了。    

當然我所說的這些絕對不僅只適用於基督的情形,於釋迦牟尼佛也一樣,他們兩個全都接受到了那個來自內心的投射從而設法將之以物質化的方式表現出來。這兩位的本體怎麽說都要比所有那些投射的總合還要大。但是你們卻不能不知道穆罕默德的主義則走偏了很多,他所接受的投射偏向於暴力的那一面,以流血與暴力手段把教派與殉教精神列為第一,而把慈悲與親子關係放到了第二位。    

由某方面來說,人所希望的是能超越自己,超越自己心靈所駐守的範圍,以做各種新的嘗試以踏出某種固定的意識形態,而踏入另一種,他也希望去研究他自己意識的運作過程。這種企望由某種角度來看所意味的雖然是他將會與「內心所帶給他的寧靜與安全感」大大分離,但是在另一方面這種嘗試又會為他帶來一個他心目中所企望獲得的創造機會。    

當「自我」一旦對它所依靠的內在世界有所瞭解以後,它對「神」的觀念便開始有所轉變,但是人間的那一場戲卻仍須在原有的架構中做新的調整。回教「一手刀一手可蘭經」的精神,之所以如此霸道,基督教之所以強調博愛與犧牲並非基督精神中沒有「力」的存在或者回教精神中沒有「愛」的成分,而是心靈在尋求發展的道路上,不斷的和自己作戰,既否定了一些特定的感覺與特性,又強調了另外的一些使得在歷史上演出過的外在劇也不斷的隨著人心的轉變而轉變不斷的隨人心的掙扎與搜尋。    

在表面上,這些發展之下存在著一股永不消失而且永遠在創造中的力量,這股力量既不能被否定又同時永遠是來自內心。前面所提的「原始無名」,換句話來說,所代表的就是所有眾生之「源」。由於它的本性使然,它創造出了所有供活動、意識、或世界容身的空間而同時它又是每一樣東西的一部分。    

總而言之,「神明」的演變所代表的正是人類自己所投出的「意識」的改變。但是不管怎麽變「原始無名」都存在於每一變化裡。它的意識、它的境界存在於每一個人、甚至每一位人所創造出的「神明」之中。在這裡「神明」gods應該用小寫字母拼字而「原始無名」或「神」才應該用大寫ALL THAT IS    「神明」自然也有它們心靈狀況的存在,我這種說法並不意味著那些都是虛幻的世界,而是在某種程度上,對它們的性質下一番定義,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下面這個說法並不假「你要對你所選擇的神明存有一份戒心,因為你與它會有相互強化對方的效果。」    

讓我利用這次機會再度向你們重申妖魔鬼怪並不存在,除非你們由自己的信仰中把它們創造了出來。前面提到過善惡之對立基本上來說本是幻相,若再進一步用你們的話來說,就是所有的事件不論其表面上看起來是好、是壞全都是更大的 「善」的一部分。這話的意思並不是「作惡沒有關係反正到最後都是善。」因為既然對你們來說你們確實受到「善、惡」的影響那麽你們最好還是以「擇善」為要。

 

 第一章--我不具形體,但是我卻在寫書

 第二章--我目前的環境、工作及活動

第三章--我的工作及我進入的空間

第四章--轉世劇

第五章--思想如何形成物質--調和

第六章--靈魂及其知覺的本質

第七章--靈魂的潛能

第八章--睡眠、作夢與意識

第九章--「死亡」經驗

第十章--生活中之「死亡」

第十一章--死後的選擇及其過渡時期

第十二章--轉世的緣分與關係

第十三章--轉世、夢及隱於我中的兩性性格

第十四章--「混」初開及多重空間性的神

第十五章--轉世文明、或然及再談多重空間性的神

第十六章--人·神及或然系統

第十七章--或然··惡及宗教的象徵性

第十八章--意識的多種階段、象徵性及多重焦點

第十九章--交替起落的「當前」與多重焦點

第二十章--問題與解答

第二十一章宗教的意義

第二十二章--珍重再見以及現身說法

 

賽斯書《靈魂永生》

arrow
arrow

    美麗人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